【胡思】之壹 半个答案
人的意义,或者说意识存在的意义,应当在于追求一种确定性。
纵然我们永远无法证伪“缸中之脑”,无法确定我们的意识和所经历的一切究竟是客观真实的还是被创造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梦境。但这永恒的不确定性是否正意味着,人的意识正经历客观真实的生活或是虚拟被创造的生活并无本质区别?它们唯一的不同在于,行为和生活的结果各为真实和虚拟的,但对于我们无法确定二者(真实和虚拟)的意识而言,这不就毫不重要并且完全一致了吗?
“意识和生活是真实的”这件事真的重要吗?相较于虚拟的、被创造出来的意识,哪怕是缸中的大脑,真实的生活又有改变什么?我们应当追求一种确定性,而非“生活要是真实的”这样一种结果。
我们会追求短时间的快乐并避免痛苦,这是主观和经验主义得到的结果。但从你崇尚的绝对理性来说,既然意识之存在追求的是确定性,便无所谓快乐和痛苦,正面与负面的感受和意愿只是两种毫无差别、极其普通的过程,为何一定要追求一者而避开另一者,或是做优劣的评定和区分?
我们追求的确定性能否得到还不得而知,固然这也是一种不确定。消除这项不确定性需要经历意识的整个过程,才可得知前者得到与否。或是我们不得知通常意义下的“死亡”过后意识是否仍然存在,故不得知意识的终点在哪里,这亦为一种不确定性,依靠于经历意识的全部过程。因此倘若你因为“意识可能是虚拟的”而失去生活的意义,进而终止意识的进程,这样的不确定性永远不得而知,这何尝不与你苦苦追求的意义相悖呢?
看上去以上逻辑是有漏洞的。尝试人为终止意识的进程,似乎可以消除“缸中之脑”的不确定性。例如真实世界的这样的行为必然破坏脑结构,进而意识终止;虚拟意识中并不破坏“缸中”的脑,意识仍可能存在,这便获得了(一部分)确定性。但其实彻底思考明白之前不应采取这样的行为,因为一方面如此的思考和今日的交流持续下去也能给予很多确定性,另一方面这样概率性的无谓尝试,正创造着更多不确定性,毕竟成功与否是未知的。
总之经历意识的全部过程,这才能获得最大的确定性——这便算是半个答案罢。亦是警醒。
一些闲话
高中时就在想,我们的世界是否可能是被创造出来、模拟运行于计算机中,甚至已经被决定的?后面整理了一下思路,写了一篇颇显幼稚的文章,放在【这里】。现在来看在量子力学的制约下,因果论被破坏了,但这样的思考始终没有答案。
这恰好学期修了一门人工智能与哲学,收获甚多。越来越开始思考,假如人创造了一个完全的、拥有意识的强人工智能(我们只能客观假定他拥有了意识,毕竟他是否具有意识是不可知的),并将其运行于芯片中,他如何证明自己是或不是虚拟的?如果人给他的设定是“你是真实的”又怎样?人何尝又不是这样的AI呢?随后又有学业上的压力,遂逐渐诞生一个“既然意识和生活可能是虚拟的,(若是的话)进行下去毫无意义,并不如直接结束了断”这样不恰当的想法,然而又无法说服自己不这样思考,像是个危险的循环。因此今日课上讨论此问题被问及“意义何在”,并不知如何回答。直到那一句:“人(意识)存在的意义,往往在于寻找确定性。”一时醍醐灌顶,想来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公理。虽然第二天还有期中考试,仍是睡不着,写了上面这些似如nonsense的东西。
到这算是与自己和解了,思来想去的问题也有了半个答案。或许某一天再看这些思考觉得青涩幼稚——这也是上面所说的过程罢了。
继续确定最终的那“一个答案”吧。
【胡思】之壹 半个答案